陕西省宝鸡市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模拟检测试题(一)(含解析).doc
309 教育网 www.309edu.com309 教育资源库 www.309edu.com陕西省宝鸡市 2019 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模拟检测试题(一) (含解析)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线粒体基质是骨骼肌细胞产生 CO2的唯一场所B. 大肠杆菌的细胞膜、线粒体内外膜、高尔基体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C. 酶、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均可在细胞间传递信息D. 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答案】DA【解析】【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 形态结构 功 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309 教育网 www.309edu.com309 教育资源库 www.309edu.com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 ,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详解】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只有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故骨骼肌细胞产生 CO2的唯一场所,A 正确;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无线粒体、高尔基体,B错误;酶起催化作用,不在细胞间传递信息,C 错误;细胞膜的外表的糖蛋白对于动物用保护润滑的作用,动物细胞间的粘着性也和其有关,因此癌细胞易扩散主要就是其表面的糖蛋白减少,D 正确;故选 A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下列有关酶和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B. 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 ATP 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D. ATP 中的“A”与构成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中的“A”表示相同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309 教育网 www.309edu.com309 教育资源库 www.309edu.com1、ATP 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TP 在细胞内数量并不很多,可以和 ADP 迅速转化形成。人和动物体内产生 ATP 的生理过程只有呼吸作用,高等植物体内产生 ATP 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TP 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但形成 ATP 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2、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 RNA;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详解】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A 错误;酶通过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酶不提供能量,B 错误;ATP 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 正确;ATP 中的“A”与构成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中的“A”表示不同物质,ATP 中的“A”表示腺苷,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中的“A”表示腺嘌呤,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酶和 ATP 的基本概念,只要掌握住酶的本质和作用及特性、ATP 分子结构的特点、ATP 和 ADP 的相互转换、ATP 的利用等相关知识,就可以顺利解答本题。3.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共同获得 2018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艾利森发现抑制 CTLA-4 分子能使 T 细胞大量增殖、攻击肿瘤细胞。本庶佑则在 T 细胞上首次发现了 PD-1 分子,PD-1 和 CTLA-4 相似,抑制 PD-1 则能够活化 T 细胞,刺激生物体内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研究进一步发现:CTLA-4 与 PD-1 的联合疗法,能使末期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三年存活率达到约 60%。可见,真正治疗人体疾病的有效手段是从根本上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由 T 细胞上有 PD-1 分子可知只有 T 细胞含有 PD-1 分子特有基因B. T 细胞大量增殖、攻击肿瘤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C. 一个人是否会患癌症以及癌症治疗的效果如何都与人体免疫力有关D. CLA-4 与 PD-1 的联合疗法的理论基础可能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相关【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2)反应阶段:T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同时 T 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309 教育网 www.309edu.com309 教育资源库 www.309edu.comT 细胞发挥效应。【详解】T 细胞和其他体细胞一样,都含有本生物体的所有遗传物质,T 细胞上有 PD-1 分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并不是 T 细胞特含 PD-1 分子的基因,A 错误;T 细胞大量增殖、分化成效应 T 细胞,效应 T 细胞攻击肿瘤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B 错误;一个人是否会患癌症以及癌症治疗的效果如何都与人体免疫力有关,C 正确;通过题干信息可知,CLA-4 与 PD-1 的联合疗法的理论基础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以材料为素材,考查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要求考生从文中获取相关信息,掌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4.某人出现了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以及体重减少等等多种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甲状腺功能五项,检查结果如下表,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代号 项目 结果 参考值T3 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3.28 1.8-2.9 nmol/LT4 血清总甲状腺素 191.54 65-155 nmoL/LFT3 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7.89 2.0-6.6 pmo/LFT4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 35.71 10.3-31.0 pmo/LTSH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0.050 0.3-5.0 mU/LA. TSH 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T4 或 FT4 抑制垂体的结果B. 此人可能患了甲亢,因为出汗增多增加了人体散热可能导致体温偏低C. 病人出现体重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T4 或 FT4 促进细胞氧化分解作用加强的结果D. 病人出现心悸的现象可以推测 T4 或 FT4 有促进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的功能【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内的激素种类和调节作用。309 教育网 www.309edu.com309 教育资源库 www.309edu.com激素 分泌功能分泌部位异常症幼年时分泌小足→体儒症幼年时分泌过多→巨人症生长激素调节人体生长发育 垂体成年时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成年时分泌不足→黏液性水肿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改食缺碘→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胰岛素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胰腺内的胰岛分泌不足→糖尿病【详解】甲状腺激素存在反馈调节,故 TSH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T4 血清总甲状腺素或 FT4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抑制垂体的结果,A 正确;此人 T4 含量偏高可能患了甲亢,但是散热等于产热,处于动态平衡,B 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是促进动物的新城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病人出现体重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T4 或 FT4促进细胞氧化分解作用加强的结果,C 正确;病人出现心悸的现象可以推测 T4 或 FT4 有促进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的功能,D 正确;故选 B。5.下图为生发层细胞中染色体上某基因局部结构示意图,已知两条链均被 15N 标记,且该基因中 A 占全部碱基的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基因彻底水解后可生成 6 种产物B. 解旋酶作用于①部位,DNA 聚合酶作用于②部位C. 该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 中 U 占全部碱基的 30%309 教育网 www.309edu.com309 教育资源库 www.309edu.comD. 将该细胞置于 14N 培养液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含 15N 的子细胞占 50%【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核内某基因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①为磷酸二酯键,是 DNA 聚合酶、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的作用位点;②是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位点。该基因中 A 占全部碱基的 3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30%,则 C=G=50%-30%=20%。【详解】该基因彻底水解后产生脱氧核糖,磷酸,4 种碱基,共可生成 6 种产物,A 正确;解旋酶作用于②部位,断裂氢键,DNA 聚合酶作用于①部位形成磷酸二酯键,B 错误;该基因中 A 占全部碱基的 30%,根据此条件不能确定两条单链中 A 所占的比例,因此不能确定该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 中 U 占全部碱基的比例,C 错误;将该细胞(基因被 15N 标记)置于 14N 培养液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该过程中 DNA 只复制一次,根据 DNA 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 DNA 分子应该均含有 15N,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结合 DNA 分子结构示意图,考查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 分子的复制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应用,能应用其延伸规律答题;识记 DNA 分子复制的特点,能结合题干信息答题。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当渗透装置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漏斗内溶液浓度等于烧杯内溶液浓度B. 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实验操作流程:取材→滴加质量分数为 0.3g/mL 的蔗糖溶液→制片→观察一清水换液→观察C.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可用斐林试剂对产物进行检测D. 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答案】C【解析】【分析】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条件是半透膜和浓度差。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过程中,涉及三次显微镜观察,第一次是正常的细胞,第二次是质壁分离的细胞,第三次是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详解】渗透装置中长颈漏斗内液面升高是因为漏斗内溶液浓度大于烧杯内溶液浓度,进309 教育网 www.309edu.com309 教育资源库 www.309edu.com入漏斗内的水比渗出的多,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进出漏斗的水相等,但由于压强差的存在,溶液的浓度不相同,A 错误;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实验操作流程:取材→制片观察正常细胞形态→滴加质量分数为 0.3g/mL 的蔗糖溶液→观察一清水换液→观察,B错误;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所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不可用斐林试剂对产物进行检测,C 正确;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含量,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影响酶活性的探究实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等,对于此类试题,要求考生掌握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选材、选用的试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