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宋氏三姐妹素材.doc
宋氏三姐妹在中国近代史上宋氏家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宋查理是孙中山的挚友与“岳父” ,宋庆龄、宋美龄都曾是中国的“第一夫人” ,宋子文曾经担任国民政府的行政院长、财政部长职务…宋家与美国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时的“蒋宋联姻”正反映出“中美的联合” ,透过“宋氏三姐妹”的高雅气质,高贵身份,政治姻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家族纠葛。打开尘封的历史记忆,宋氏三姐妹原本不信宋,宋氏家族本姓韩(祖居河南安阳) ,北宋衰亡,韩家被迫南迁,在海南岛繁衍下来(韩教准,即宋氏三姐妹的父亲,过继给堂舅,改姓“宋” ) 。宋查理有着一个冒险家的传奇经历,一个 14 岁的孩子冒险独闯美国。宋查理在美国万德尔神学院度过 3 年,获得丰富的知识,取得美国朋友信任。到上海后,宋查理在上海的吴淞、昆山、苏州地区巡回布道。1887 年,宋查理与倪桂珍闪电式的结婚。大脚姑娘倪桂珍出生于上海的一个基督教世家,受过西方教育,喜欢弹钢琴。19 岁的倪桂珍与 22 岁的宋查理结婚,除了丰厚的妆奁外,还把娘家优越的社会地位——工商界、金融界及军政界里的各种社会关系也带进了宋家。母亲的虔诚、贤淑和高尚,身负家庭重荷,仍文雅高贵、端庄美丽。宋查理后来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经营印刷业和工商业,创办青年教会。在 19 世纪末期,为自己的 3 个女儿提供与男子一样多的学习机会,使她们接受西方现代科技文明和价值观念的教育,训练她们能够独立面对生活挑战的能力。 查理夫妇皆是基督教崇尚者,他们也信仰老子“无为而治”及西方的民主、自由的教育。他们教育孩子要自食其力、自信自强,树立男女都一样的平等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宋家采取民主开放的新式教育,在宋氏家族中,始终充满着民主气氛、宗教色彩、艺术精神和田园牧歌式的宁静。大方的言谈举止、活泼的天性,宗教的信仰、音乐的风范,在她们身上一个个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宋家的家庭歌舞晚会,举办周日晚会是宋查理教育熏陶孩子的一种刻意的安排。霭龄继承父传(唱歌) 、美龄学会跳舞、作画,庆龄则继承母亲(弹琴) 。唱歌使霭龄泼辣,跳舞使美龄活泼,弹琴使庆龄内向深沉,影响他们日后的各自性格。在穿戴上,美龄喜红给人热情之感,庆龄喜绿给人自然之意,霭龄喜蓝给人朴实高洁之魅力。宋查理要让孩子们尽情享受,又要使孩子知道钱是怎样来的。坚强的宋庆龄后来成为大总统孙中山的夫人,宋家父母按自己的素质、时代的要求塑造孩子,培养国家有用之才。1904 年,宋霭龄来美国求学,遭遇海关盘问,排华歧视,不准上岸。霭龄被扣,被堵在国门之外四个星期,后来在威理斯安女子学院就学。宋霭龄赴美留学受美国生活方式的影响,一边尽情享受美国的物质文明,吸取大量的知识,一边顽强地在内心深处保留着炎黄子孙的自尊(“中国女留学生向总统抗议美国的排华政策” ) 。1907 年,14 岁的宋庆龄到美国求学(带着小妹宋美龄) ,恰赶上姨父温秉忠率领清政府代表团考察美国教育,担起护送小姐妹的任务。两姐妹在萨密特市度过一年紧张而愉快的学习生活,1908 年 9 月,宋庆龄考入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宋美龄安排在皮德蒙特学校,三姐妹相聚的手足亲情。宋庆龄在美国期间对黑人悲惨境遇深表同情,关心自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1908 年,宋霭龄在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度过 5 年,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学业。回国之后,宋霭龄由父亲查理推荐,做孙中山总统的秘书,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宋蔼龄注重实干、关注实际利益;宋庆龄更具理想,胸怀博大,目光长远。孙中山曾邀请宋查理出任外交次长或实业次长,但宋查理决意在上海经营实业,在财力上给革命政府以支持。在担任秘书期间,宋霭龄对孙中山的暗恋,南北议和时,宋蔼龄反对孙中山辞职,不愿大权派旁落。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期间,孙中山弃政修铁路,当选为“全国铁路督办” ,准备“花 10 年时间修筑 20 万里铁路” ,孙中山对铁路路线进行实地考察。宋蔼龄继续跟随孙中山考察铁路,拜访詹天佑,参观京张铁路。1914 年春天,孔子的第 75 代孙,山西首富(山西太谷)孔祥熙拜访宋家。孔祥熙信教带给他一生享用不尽的好处。宋查理认为孔子是中国最古老、最神圣的家庭,中西合璧,不仅形成一个具有优势的家庭,还会孕育出既有传统文化,又有现代观念的优秀子女。谈钱得婿,山西太谷(江南的茶叶、丝绸,蒙古、俄罗斯的羊毛、皮货,各地的药材,都在这里交易)一个人的命运,团体、国家的命运往往由钱来决定、孔宋的结合创造中国首屈一指的家庭财富的奇迹。宋庆龄回国后接任孙中山秘书,爱情伴着工作悄悄开始了。宋家断然采取行动,全家返回上海,宋庆龄要求继续留在孙中山身边工作。在家庭的阻扰下,宋庆龄被软禁了,完全失去自由,关在房子里。宋庆龄失踪,孙中山心急如火,孙中山与前妻卢慕贞解除婚约,派使者朱卓文去上海营救宋庆龄。宋庆龄逃离家中,在 1915 年 10 月 25 日,宋庆龄与孙中山办理结婚手续。宋家的第一次分裂:孙宋联姻,震惊了社会。宋家坚决反对这门惊世骇俗的婚姻,惟有宋美龄表现出同情和理解。宋查理前往日本横滨阻止这桩婚事,最终只能面对现实。1918 年 5 月 3 日,55 岁的宋查理去世,养育的六个值得骄傲的儿女。一生做了三件事:传教布道、支持孙逸仙革命,经商富国。宋查理在上海的病逝,引起全国报刊和各界人士的震撼和痛惜,入葬万国公墓。1927 年宋氏家族内部出现第二次分裂的危机,其根源是蒋介石为代表的右派集团,发动了一场背叛孙中山遗训的反革命政变。在宋查理去世后,宋霭龄以大姐身份执掌门户。 “宁汉对立”后,宋霭龄和宋庆龄针锋相对。此前,宋美龄在美国同刘纪文的恋情,张静江与宋蔼龄策划“蒋宋联姻” ,最终刘纪文同宋美龄分手。1927 年 9 月《纽约时报》头版头条刊登“蒋总司令即将于宋美龄女士结婚” ,这个事情都是孔夫人一手操办的。倪桂珍要求蒋介石入基督教才同意实现联姻。1927年 12 月 1 日,宋美龄与蒋介石的婚礼大华饭店在上海举行。蔡元培主持婚礼,政治的结合,宋美龄成为第一夫人,从而实现她那“非英雄不嫁”的誓言。隆重的婚礼预示着宋氏家族的第二次分裂,除宋庆龄外,宋家都转向了国民党右派的阵营。 “蒋宋联姻”使得蒋介石获得孙中山的合法继承地位。宋庆龄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国民党反动派对内屠杀工农,对外亲帝反苏的罪行;最终愤然出国去了莫斯科。虽然彼此的政见不同,一奶同胞的宋美龄,始终向着嫡亲二姐。杜月笙企图暗杀宋庆龄,设计一场早有预谋的车祸,宋美龄赶到上海探望,虽然两姐妹思想政见不同,两人依旧是姐妹情深。1936 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西南事变。以何应钦为首的一部分人坚决主张派飞机轰炸先,宋美龄主张停止一切战争措施,派人到西安谈判。第三国际发来电报,要求宋庆龄做工作,保证蒋介石的生命安全。宋庆龄不计前嫌,以国家利益为重,放下以往的恩怨,争取和平解决,以借机推动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在端纳、宋子文赴西安和谈之后,宋美龄亲自去西安,推动抗日统一战线建立。 “难得的第一夫人” ,是他平息南京政府的内乱,是她挽救蒋介石的生命。委员长与蒋夫人是 1937 年的杰出人物,力挽狂澜的中国第一夫人。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上海莫里哀路宋庆龄的寓所所成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又一条战线的一个指挥部。在全民族抗战的时代背景下,宋庆龄与宋美龄,以及廖仲恺夫人何香凝、张学良夫人于凤至、孙科夫人陈淑英、蔡元培夫人周养浩成立“妇女抗敌后援会” ,发动妇女捐款捐物,训练妇女担任照顾伤员的战地护士,组织抗日宣传。随着国共合作的深入,宋庆龄终于在公开场合露面,并且和宋美龄、宋霭龄一道合影,表示支持国民党合作抗敌的立场。宋氏三姐妹组建孤儿收容所,建立妇女指导委员会。面对日本对重庆的空袭,三姐妹发表电台演讲,向全世界宣传中国的坚决抗战,呼吁美国的援助,共同对抗法西斯侵略。三姐妹视察陆军医院,照顾好后方伤员,是对前方将士一种精神鼓舞,也是提高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威望。在重庆,月是故乡圆,情是姐妹真,天伦之乐的姐妹之情,宋氏三姐妹以大局为重,抗战新阶段的开始。“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姐妹孔家财” 。美国制定的对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根据蒋、宋、孔家族人物的态度,宋氏家族的权术之争导致姐弟恩怨。1940 年宋子文被委任为“外交部长” ,他积极争取外国援助以支持抗战。宋子文在美国的环球贸易公司,在处理大约 35 亿美元的租借法补给品时得到巨大的好处。宋子文把数亿美元捞进自己的腰包。蒋介石和宋美龄私下合计准备把掌管外援的权力从宋子文的外交部交给孔祥熙的财政部。1943 年蒋宋家族内部发生的严重分歧。此时中美英说过召开的开罗会议。1943 年年末,战争时期晋升到指挥岗位上的一批年轻军官断定,要挽救中国必须推翻蒋介石及其核心人物。蒋介石对宋蔼龄的怀疑,家族内部的斗争。1944 年 6 月,宋蔼龄带着小儿子孔令杰夫妇陪同美龄,出现在机场前往巴西。宋霭龄在最高层的权力斗争中失败,把国家的巨额财产转移,在巴西购买了大量企业股票,有石油、采矿、航运等产业。孔祥熙此时去美国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 。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际,离亦愁来别亦难,宋霭龄与孔祥熙在太谷祭祖,在上海万国公墓拜谒父母陵寝后,离开上海前往美国。在全国即将解放之际,由于中共地下组织和外国友人的保护,由于宋庆龄所享有的特殊历史地位,蒋介石始终未敢对宋庆龄下毒手。1949 年 6 月,邓颖超带来毛泽东、周恩来的亲笔信,和鲁迅夫人许广平及罗叔章,从北平到上海邀请宋庆龄参加政协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的副主席。在建国以后,宋庆龄担任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的名誉主席,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积极推动和主持各种保护妇女权益的改革、法令、措施的制定。在二战时期,宋美龄凭借着优雅的风度, “第一夫人”的身份进行外交斡旋,中国的外交通过宋家来联系美国,为反法西斯斗争作出重要的贡献。晚年的宋美龄一再声明反对“台独” ,以九旬高龄寄寓他乡,在晚年练习书法和绘画,作祈祷。1997 年 3 月 23 日宋美龄的百岁华诞,世纪的风霜无法掩盖她的美丽;岁月的沧桑无法消去她的辉煌和神秘。宋家三姐妹的大姐宋蔼龄在 1972 年去世,二姐宋庆龄在 1981 年在京去世,2003 年 106 岁的宋美龄在纽约去世。走过一个世纪繁华的宋氏三姐妹,民国时期煊赫的宋氏家族,留给后人无限的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