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学素材人民版必修1.doc
第 2 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公元前 221 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A.②③①⑤ 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 D.④③⑤⑥2、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 10 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 4 个血缘部落。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A.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B.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特权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导致了官僚政治的衰落3、《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表明( )A 秦始皇,才能非凡 B 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C 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D 皇权至上,大权独揽【知识结构】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吞并六国1、秦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北击匈奴统一岭南统一西南夷郡县体制2、 “大一统”集权政治制度的内容 官僚机构思想专制3、对秦朝集权政治制度的评价【问题研讨】制度史的内容比较抽象难懂,而且由于史料的局限,有些史实本身就存在争议。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能对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概念内涵仍并不完全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是整个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但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影响不同,学生对整个中国通史并不了解,理解起来也有一定难度。今日灵渠之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