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阶段复习课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阶段复习课 第5章,主题一 酶的特性与应用 【典题示范】 (2017·全国卷Ⅱ改编)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内蛋白质类的酶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B.溶酶体膜破裂后,进入细胞质中的酶活性很低 C.酶活性越高,为化学反应提供的活化能就越多 D.酶的最适温度,一般不是保存酶的最佳温度,【解析】选C。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正确;溶酶体内的酶在偏酸的环境中活性高,在细胞质中活性低,B正确;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酶本身并不能提供能量,C错误;低温条件下,更适合酶的保存,D正确。,【答题关键】解答与酶相关的题目必备的五大要素: (1)酶的分布:生物膜、细胞质基质、细胞核中均有酶的分布。 (2)酶的合成:绝大多数酶(蛋白质类)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极少数酶(RNA类)可在细胞核中合成。,(3)酶的作用。 ①具有催化作用(不是调节作用),催化作用的本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②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起作用。 (4)酶的提取方法:蛋白质类的酶可以用盐析的方法提取。,(5)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不同。 ①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不同的酶最适温度不同,在最适温度下,酶活性最强。 ②保存酶的温度:低温时,酶活性被抑制(但不失活),适合对酶进行保存。,【类题精练】 如图表示酶促反应,a、b、c1、c2(c1、c2是完全相同的物质)表示物质。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图中物质a为麦芽糖,则物质c1、c2均为葡萄糖 B.图中物质b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图中a物质也可能为蔗糖 D.图中a物质不可能是动物乳糖,【解析】选C。1分子麦芽糖可水解为2分子的葡萄糖, 因此如果图中物质a为麦芽糖,则物质c1、c2均为葡萄 糖,A正确;由分析可知,b是酶,酶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 活化能,B正确;1分子蔗糖可水解为1分子葡萄糖与1分 子果糖,即生成的c1、c2应不同,因此a物质不可能为蔗 糖,C错误;1分子乳糖水解为1分子葡萄糖与1分子半乳,糖,即其分解后产生的c1、c2应不同,因此图中a物质不可能是动物乳糖,D正确。,【补偿训练】 如图为某种酶催化的化学反应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反应底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酶的化学本质一定是RNA B.实验过程中pH的变化不会对该实验产生影响 C.t2时将温度条件由45 ℃变为25 ℃,反应底物浓度不变 D.65 ℃条件下,该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比无机催化剂显著,【解析】选C。仅由题图无法确定该酶的化学本质一定是RNA,A错误;实验过程中pH的变化会导致酶活性的改变,因此会对该实验产生影响,B错误;t2时反应底物浓度已经为0,故将温度条件由45 ℃变为25 ℃后不再发生反应,反应底物浓度不变,C正确; 65 ℃条件下,该酶已经失去催化能力,D错误。,主题二 细胞呼吸 【典题示范】 如图表示生物体内细胞呼吸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过程既有水参与,又有水产生 B.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不可能发生①→③的过程 C.①②③过程中都需要酶参与,都有能量释放 D.在剧烈运动中,人体细胞主要通过③过程获得能量,【解析】选A。图中①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是有 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③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有 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需要水参与,第三阶段的产物是水,A 正确;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可能发生①→③的过程,如 玉米的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B错误;①②③过程中 都需要酶参与,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C错误;,在剧烈运动中,人体细胞主要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D错误。,【答题关键】解答有关细胞呼吸题目时,必须明确的“两条线” (1)物质线。 ①葡萄糖: 葡萄糖→丙酮酸(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H2O:水只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氧呼吸第一、三阶段及无氧呼吸过程都没有水参与。 ③[H]: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用于第三阶段与O2结合产生H2O,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用于第二阶段将丙酮酸还原为酒精和CO2或乳酸。,④O2的利用和CO2的释放。 O2的利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CO2的释放: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第二阶段。,(2)能量线。 ①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均释放能量,合成ATP,但第三阶段释放能量和合成ATP最多。 ②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释放能量,生成少量ATP。(大量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乳酸和酒精中),【类题精练】 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实验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 ),A.条件X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处 B.人和动物细胞在X条件下也会产生物质a C.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2和水 D.试剂甲为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现象Z是由蓝变绿再变黄,【解析】选A。无氧条件X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 处,一部分储存在酒精中,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还有 一部分转移到ATP中,A正确;人和动物细胞在X条件下会 产生的物质是乳酸,没有CO2的产生,B错误;条件Y下,丙 酮酸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2和水,葡萄糖不能在 线粒体中直接分解,C错误;试剂甲是为了检测酒精,所,用试剂为酸性的橙色重铬酸钾溶液,现象Z是由橙色变成灰绿色,D错误。,【补偿训练】 葡萄糖可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氧化分解,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和[H]的过程有热能的释放 B.丙酮酸生成CO2的场所可以在细胞质基质 C.线粒体内膜是[H]与氧气结合的场所,D.催化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和[H]的酶是有氧呼吸特有的,【解析】选D。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即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和[H]的过程有热能的释放,A正确;丙酮酸生成CO2的场所可以在细胞质基质,如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第二阶段,B正确;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的场所在线粒体内膜,C正确;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和[H]的过程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故该过程所需的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有,D错误。,主题三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典题示范】 (2017·全国卷Ⅱ)下图是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2)B代表一种反应过程,C代表细胞质基质,D代表线粒体,则ATP合成发生在A过程,还发生在_____________ _________(填“B和C”“C和D”或“B和D”)。 (3)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据题图分析可知,①为水光解的产物之一, 应为O2;②为NADPH还原C3后的产物,应为NADP+;③为ATP 的水解产物,应为ADP和Pi;④为CO2固定的反应物,应为 C5;[H]所表示的物质为还原型辅酶Ⅰ,即NADH。(2)题 图中A过程为光反应,B过程为暗反应,ATP合成发生在A 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这三个阶段都有ATP的合成。(3)在无氧条件下,植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为酒精和CO2。,答案:(1)O2 NADP+ ADP+Pi C5 NADH(或答:还原型辅酶Ⅰ) (2)C和D (3)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答题关键】判断总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净光合作用强度=总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 (1)从有机物角度判断: 有机物的制造量→总光合作用; 有机物的积累量→净光合作用。,(2)从O2、CO2释放和利用方面分析:,(3)从O2释放部位分析: 植物体释放O2→净光合作用 叶绿体释放O2→总光合作用,【类题精练】 图1表示番茄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含碳化合物的变化过程,图2表示净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1)图1中属于光合作用过程的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②过程的进行除了酶以外,还需要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参与。 (2)图1所示生理过程中,不包含有氧呼吸的第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在图2中B点时能发生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2中AC段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图1中①CO2的固定、②C3的还原,属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②C3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NADPH和ATP的参与。,(2)图1中包含③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④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不包含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图2中B点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此时图1中①CO2的固定、②C3的还原、③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④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均可以发生。 (3)C为光饱和点,达到光饱和点之前,主要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